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务公开

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4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工作的情况报告

2025-04-07    来源: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 【字体:  打印

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关于2024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报告

——2025年3月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24年,在市人大常委会正确领导下,法制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精神,围绕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持续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工作机构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范性文件报备总体情况

接收规范性文件,是备案审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年来,主动加强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沟通协调,督促指导其及时报送规范性文件。各制定机关按照“有件必备”的要求,基本做到了报送及时、材料齐全、格式规范。全市有关制定机关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18件,其中市政府及其办公室规范性文件14件;县级人大常委会决定4件。同时,将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张家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的决定》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

二、规范性文件审查情况

依照《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程》的有关规定,在进一步理顺审查程序、细化审查标准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法工委与相关工作委员会双重审查制度,压实各环节审查责任,重点围绕合法性、适当性以及是否与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不相符或者与国家的重大改革方向不一致等问题进行审查。未发现上述报备文件存在违法或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情况,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基本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三、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加强督促指导,规范报备工作。以省法工委赴我市调研指导为契机,组织召开了全市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省法工委杨金深主任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会议精神,制作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12345”工作指南(“1”是一项制度规定:备案审查;“2”是两个性质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适当性审查;“3”是三条原则: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4”是四大功能: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护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5”是五种纠正方式:工作沟通、提出审查意见、跟踪监督、依法作出纠正、撤销决定),下发各县区执行。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监督刚性。我们与市政府办沟通,将备案审查前置,即在规范性文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前,由法工委先期审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预审中,《张家口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草案)存在行政许可期限与上位法不一致的情况,已及时与文件起草单位进行沟通反馈,有效避免问题文件的发生。  

三是开展专项清理。按照省、市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和对地方性法规中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定开展集中清理工作的要求,法工委将地方性法规清理列入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2024年5至9月,组织相关工作委员会、法规实施部门,按照清理重点,先后2次对我市现行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了全面系统审查。经梳理,我市现行的15部地方性法规均不存在歧视和区别对待企业的情形,也符合我市改革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存在明显滞后于社会实际情况发展变化、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定,未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将清理结果向省委督查室及省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

四、2025年工作安排

一是落实相关制度,提升工作实效。按照建立备案审查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的要求,在继续坚持市级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年度报告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进县级人大常委会建立此项制度,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支持和参与备案审查工作,实现备案审查工作“显性化”,并以报告工作全覆盖为契机,提升县区人大常委会对备案审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对备案审查的组织协调和工作开展。

二是加大审查力度,增强备案审查纠错刚性。加强与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的沟通协作,发挥职能作用,增强工作合力,加大与制定机关的沟通协调和督办工作力度。对于备案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依法予以纠正,进一步增强备案审查工作刚性,以审查全覆盖实现监督全覆盖。

三是改进工作方式,推动备案审查信息化建设。积极做好新备案审查信息平台使用工作。用好管好市级信息平台,做好文件补录上传工作;积极推动县、乡两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适时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平台应用培训,提高应用能力,确保平台真正发挥作用,提升备案审查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备案审查工作提质增效。